调整公交线路里程结构是降本增效管理的一个关键策略,包括对无效、低效里程进行严格管控,同时增加高客流量线路和高铁站、火车站接驳线路的里程投入。自2023年开始,扬州公交着手建立“数据大脑”系统,目前已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领先数据技术进行了深度融合,实现了更加高效的资源利用和运营调度管理,有效促进了运营里程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公交服务的精准性的持续增强。
匹配精准运力,提升服务品质
今年,公交集团通过“数据大脑”对线路客流量、乘客出行特点等进行分析,精准掌握客流趋势,动态调整运营班次。在出行旺季,公交集团根据线路客流量,加密高峰时段班次并减少平峰时段运力投放,结果显示,加密班次的线路有超过一半的客流出现明显上升,且不增加过多运营成本;在出行淡季,公交集团结合线路特征,重新编排运营时间表,通过采用更换大车或减少发车间的方式来提升线路运营效率,同时对公交线路发车间隔时间达30分钟以上的在线路导乘图上标注具体发车时间,以保证在不影响绝大多数乘客出行的基础上,尽可能缩减线网里程投入、保障服务质量,最终实现对线路运营的精细化管理。
多举措并施,满足乘客需求
通过“数据大脑”系统分析,公交集团了解到了市民OD出行集中点,这也是集团潜在客流的挖掘点,开通定制线路、提供个性化服务就成为了最符合要求的出行选择。
今年以来,公交集团通过数智赋能,实施多项优化举措:一是推进公交“大站快线”,打造重要枢纽直达古城核心区的Z6路,107路升级为南北向快线K7路;二是创新运营模式,推出6路、12路、101路全程与区间交替运营的全新模式,试点运营101路响应式停靠线路;三是拓展校园、医院、企业定制业务,为乘客出行提供专属服务;四是开通K5路定制公交快线,进一步紧密与毗邻市的公交连接度。截至目前,已优化调整20条线路,累计减少无效、低效、空驶里程约321.86万公里。节约公交运营成本近2900余万元。
下一步,公交集团将加强内部“数据大脑”系统的培训学习与专项应用考核,并充分运用智能化数据分析平台,进一步了解市民OD出行集中点,探索线网及里程结构调优的可能性,围绕“城区减复、低效腾退、干线提速、远郊扩网”的总体原则,拓展多元经营路径,为乘客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公交出行服务。(拟稿:孙旻瑜;审稿:朱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