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带头引领,传递公交温情

近日,来自“史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两位车长——史健、问楚东,带着工具与慰问品敲响了独居老人王爹爹的家门,剪发、打扫、唠家常,熟悉的默契里藏着公交人对乘客的深情牵挂。他们的温暖举动也得到了扬州电视台《今日生活》栏目的关注报道。

日常坚守,工作方法展匠心

作为古城流动的“服务窗口”,史健与问楚东的暖心故事早已融入日常运营的每一段路程。史健,“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多年来,他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四必四稳”工作法:学习习惯必养成、行为规范必遵守、安全隐患必排除、服务乘客必主动。他始终保持零事故、零投诉记录,这套工作法也成为同事们争相学习的宝典。在史健看来,公交车厢不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一个流动的温情驿站。而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问楚东,在古城微巴1号线上练就“火眼金睛”,针对老年乘客居多的线路特点,摸索出“五心五零”服务法,遇行动不便者必起身搀扶,见迷茫候车者必主动问询,王爹爹便是他在站台多次帮扶后结下的“亲人”。

延伸服务,公益行动暖人心

从车厢内的贴心帮扶到社区里的上门服务,劳模团队的脚步从未停歇。问楚东发挥早年学过的理发手艺,与史健组成“爱心搭档”,每月定期为独居老人、残障人士提供免费理发服务;工作室还联合社区开展“公交便民日”,为居民普及安全乘车知识。正如史健所说:“劳模的价值不仅在于个人坚守,更在于让优质服务成为可复制的样本。”

模范引领,集体智慧共提升

“史健劳模创新工作室”自去年5月成立以来,一直以“传承匠心、创新服务”为核心,将个人经验转化为集体智慧。如今工作室形成了“微光聚炬”的效应。通过“劳模讲堂”“师徒结对”等活动,让标准化服务流程在全公司推广复制。如今,“公交便民日”的设立、便民工具箱的配备等举措,让温暖渗透在公交出行的每个环节。

近期,由于表现突出,史健与问楚东两位劳模在公交集团开展的“安全行车、文明服务”职工劳动竞赛活动中被评为“季度安全服务之星”。在他们的带动下,现在越来越多的公交车长加入到了暖心服务的行列中。两位劳模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证明,平凡岗位亦可绽放不凡光彩。模范引领的辐射效应,让“真心换舒心”的服务理念在更多公交人心中生根发芽,为古城交通注入源源不断的温暖力量。(公交集团供稿)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