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国内铁路最大承载力双曲面摩擦摆支座成功吊装获媒体关注
10月14日上午,在宁扬城际(扬州段)跨仪扬河矮塔斜拉桥施工现场,随着600吨汽车吊的巨臂缓缓升起,单个净重143吨、最大承载力达200000kN的“钢铁巨无霸”——国内铁路最大承载力双曲面摩擦摆支座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跨仪扬河矮塔斜拉桥即将进入上部结构主梁的施工。

这个堪称 “钢铁巨无霸” 的支座是怎样精准安装的?又将为桥梁带来怎样的安全保障?当日,来自新华日报、扬州电视台的媒体记者们深入施工现场,揭开这项重大工程节点背后的技术面纱。
跨仪扬河矮塔斜拉桥是当前我国在建市域(郊)铁路中,最大跨度的双线市域铁路部分斜拉连续梁桥,也是宁扬城际(扬州段)全线的重点控制性工程。该桥横跨仪扬河与乌塔内河,全长540米,桥面宽13.5米,采用(140+260+140)米索加劲连续梁结构;索塔为直立式设计,塔高45米,主塔施工采用液压爬模工艺,梁部施工采用挂篮悬浇工艺,采用塔梁同步施工,整体施工组织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施工周期长。
按照设计方案,该桥2个主墩共需安装4个200000kN双曲面摩擦摆支座,这4个双曲面摩擦摆支座如同桥梁的重要‘关节’,既要承载全桥上部结构的所有荷载,又需适应温度变化与列车行驶产生的位移,其安装精度直接决定桥梁的安全性能与使用寿命。全桥近60800吨的自重荷载,以及通车后的行车荷载等,都将通过这4个‘巨型关节’均匀传递至主墩,为桥梁安全平稳运行提供核心支撑。
在前期设计方案研究阶段,结合桥址位于高烈度地震区,地震烈度大、周期长,且场区地质条件差等诸多不利影响因素,宁扬城际(扬州段)项目建设管理团队设置宁扬市域铁路(扬州段)高烈度区大跨度部分斜拉桥关键技术研究科研课题,针对200000kN双曲面摩擦摆支座组织相关单位邀请国内该领域多名专家从结构抗震体系、关键技术参数、大吨位减隔震支座设计等方面进行专题分析研究,确保桥梁支座安全、可靠。
如何让这个“庞然大物”精准对接墩柱顶部的安装位置,且误差严格控制在规范限值内,是项目建设面临的核心挑战。为此,宁扬城际(扬州段)项目建设管理团队高度重视,组织参建各方成立一支由施工技术、安全管理专家等组成的专项团队驻场指导,充分研判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与难点,提前制定各专项施工方案与应急预案。在支座加工阶段,派专人驻厂监造加工,联合参建各方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的加工质量与尺寸精度,邀请行业内专家共同把关出厂及进场验收环节;在安装过程中,创新采用分体式吊装工艺,将支座拆分为下座板、中座板、上座板分次吊装,同时提前在支座下座板设置精准导向标,为支座安装的“零偏差”提供双重保障。
下一步,交通建管公司宁扬城际(扬州段)项目管理团队将联合各参建单位,严抓工程施工管理,严把质量安全关,落实扬尘管控等环保措施,科学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全力将项目打造成质量过硬的精品工程、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为宁扬一体化发展增添动能。(交通建管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