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砥砺前行

——青老“工匠”同台竞技显身手

金秋季节果飘香,技能竞赛展锋芒。近期,集团所属企业汽修、驾驶、焊接等多个技能盛宴圆满收官。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评,切实提升广大职工的业务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选手们纷纷表示,“技能比武不仅是对日常技能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一次宝贵的学和交流机会”。

 

慢工出细活,细活出精工

扬汽集团承办的“汽车维修技术技能竞赛”以“传统+新能源”双赛道的模式对选手进行全面考核。赛场上,选手们不仅展示了传统汽车维修的扎实功底,更是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维修诊断等前沿领域大显身手。

 

↑青年选手张杰↑

“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修理汽车,还要能够跟上时代步伐。”青年选手张杰在赛后分享道,“我来到修理厂已经有11年了,之前也有过类似竞赛经验,这次参加的是新能源操作,通过比赛,我深刻体会到了严谨细致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充放电完成后的电池电压测量,这是新能源维修过程中最重要的安全步骤,也是保证后期作业安全性的重要一环。”传统操作赛道的殷伟在赛后回忆到,“我从事修理工作16年,前后也参加过几次市级竞赛,这次比赛印象最深的就是测量环节,每一次测量都是与机械的一次对话,必须保持高度的专注,只有细了,活儿才能干好。”当问到殷师傅对新能源的看法时,殷师傅更是说到,“无论是新能源还是传统汽修,万变不离其宗,将传统汽修的精髓与新能源技术相融合,才是我们这代汽修人的使命。”

 

↑参赛选手殷伟↑

 

“稳”字当头,安全是首位

公交集团与市总工会、交通运输局联合主办的“新能源公交司机职业技能竞赛”聚焦新能源驾驶中的连续障碍、节能驾驶、限位停车等各环节,是一场速度与技巧的比拼,更是对绿色节能理念的一次有力实践。

 

↑参赛选手许俊↑

对于新能源公交,选手许俊谈到,“我进入公交有10年了,也算是经历了从油车到电车的过渡,新能源公交起步快,也不像油车味道大,对于我们公交驾驶员和乘客来说舒适性高了很多,车辆稳定性也显著提升。”回忆起比赛,许师傅也是笑着说“会紧张,紧张但不能着急,就像我们日常工作一样,稳一点慢一点,送每一位乘客安全到站是我们的任务更是使命”。青年选手王涛提到,“这次比赛最具挑战性的应该是“限位停车打靶”,边距要把握好,准心也要瞄准好,算是双重考核,而且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完成两项任务,不仅是对驾驶员技术的考察也是心态的考验”。谈到心态上的“磨练”,王涛笑着说“早在平常工作中就已经养成了‘佛’的心态,不是躺平,而是作为一名长期穿梭在老城区的公交驾驶员,保障乘客和行人安全永远是第一位”。

 

↑青年选手王涛↑

 

焊花与弧光,“焊将”之路熠熠生辉

润扬集团锡宜1标项目部承办的锡宜高速全线焊接技能比武活动在钢筋加工配送中心圆满举行。项目部3名“焊将”组成“焊接小分队”参与比武。从钢筋焊接到平焊、PHC管桩接头焊接,长期辛苦的专项训练,让“焊将”们得以在比赛中展现出最精湛的焊接技术。焊接现场,弧光闪烁、焊花四溅,每一个焊点都透露出他们对焊接工艺的深刻理解和对质量的严格把控。“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要精,更要精益求精。”“焊”在项目上似乎早已成为了各位“焊将”的常态,但正是这样废寝忘食、追求卓越的精神,保障着一个又一个交通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也激励着更多一线青年职工学技术、练技能。

 

积微成著,久久为功。和千千万万的“奋斗者”一样,交通产业人只是奋斗洪流中的一个“小群体”,可当镜头聚焦到每位一线职工时,他们又是集团发展的“关键人”。风雨二十余载,他们化身“护航员”,在各自芳华正茂的年纪,用一点一滴的汗水全力护航集团高质量发展。

如今,“老工匠”风韵依旧,新一批青年也如一匹匹“黑马”,在前辈师傅的引领下,学习实践并探索创新,攀登技能高峰。未来,“青年工匠”们将继续深耕传统技艺沃土,在新能源浪潮中勇毅前行,让“工匠精神”得以传承,让“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内涵根植于全系统广大青年心中,在践行“与市民同心,让城市畅行”的征程上,不负所托,践行担当。(集团工会委员会供稿)

 


打印